新聞網訊(通訊員程豐)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近日正式發佈團體標準《通用機場空域監視系統建設通用要求》,首次詳細規定了通用機場空域監視系統的建設基本原則、主要功能和系統組成。作為國內被動雷達研究領域的優勢單位,武漢大學深度參與了該標準規範的制定工作。

通用機場監視系統建設通用要求
被動雷達(外輻射源雷達)是一種新型低空監視設備,其本身並不發射信號,僅通過接收其它非合作輻射源(廣播、電視、通信基站等)經目標散射的電磁波獲取目標信息,具有綠色環保、節約頻譜、安全隱蔽、部署靈活、易於組網等獨特優勢。《通用機場空域監視系統建設通用要求》首次將被動雷達列入通用機場空域監視系統的標準配置並明確了相關技術要求,目的在於加強通用航空機場的規範化管理,確保飛行活動安全,提高空域利用率,提升機場經濟效益。

被動雷達在國內某通用機場的應用場景
近年來,電子信息學院被動雷達研究團隊通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等重點項目,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並收穫了顯著的應用示範效果。相關研究成果已應用於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慶70週年閲兵、第七界世界軍人運動會等重大活動,在中央軍委科技委“無形截擊”反無人機挑戰賽及多個重點區域(機場、部隊駐地、石化基地等)的試點應用中表現優異。《通用機場空域監視系統建設通用要求》的正式發佈,有望進一步推動我校被動雷達技術的研究發展和成果應用,並促進低空空域監視相關領域的學科建設。
據悉,該標準規範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批准立項,中海外九洲(陝西)防務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大學、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中國民航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同起草制定,將進一步推動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規範和促進通用航空(含無人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供圖:電子信息學院 編輯:陳麗霞、相茹)